第413章 大汉热搜榜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
夫人小说网 >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> 第413章 大汉热搜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13章 大汉热搜榜

  第413章大汉热搜榜

  在太学招收博士的考试结束后,从大汉南北各地前来的诸郡文士,在等待成绩公布的时候,成了长安城内最“闲”的一批人。

  故而他们无事可干的情况下,便是流连酒馆,或是茶室闲谈,这些人表明轻松,可内心或多或少会有几分焦虑,需要用倾吐排解,与旁人频频述说。

  如果这个时代存在“热搜榜”,那榜单前三位,将全部都是太学考试相关话题,而且词条后面必然会带有大红色的【爆】。

  至于热搜榜单的第一位,即是“惊,快想想你试卷上的考题是什么”。

  这个话题并非在考试结束的瞬间,就有了热度。

  而是次日,不少文士互相交流心得,过程中惊奇地发现,他们做的卷子居然存在轻微的差异。

  当初我们没能力去草原上复仇,只能在本土反击作战,暂且忍着。

  现在我们有能力了,你还在上蹿下跳,想必是活腻歪了吧?

  陈洛选中的这道策论题,起到了探查民心的效果。

  第一种说法为“分科取人”,这属于一种传统的说法,所谓科举制度,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来选举人才的选举制度。

  那么策论题目,自然不是随便挑选出来的。

  环环相扣,绝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,便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,发自内心地开始认可太学。

  随着大汉国力日益强盛,这股怨气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,反倒愈发浓郁。

  他费劲心思,让人专门去设计出数套不同的试卷,而且让它们的难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,肯定不是因为吃饱饭闲得慌。

 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呢,向来众说纷纭,根本在于牵涉到“科举”的定义问题,需要明确“科举”的内涵,才能真正明确科举的起源时间。

  “外夷犯边,何谓安国之道”,随着策论话题的传播,陈洛再安排专人在酒馆。茶舍以及集市之中,悄悄记录参与讨论者的大致身份与思想倾向,从中看出民心所向,求战、厌战亦或是反战。

 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乃是天选。

  待到考场上,看似所有人都在公平竞争,实际上部分人的题目更加简单,到时候最终结果即是某些能力不如你的人,却因为他做的试题简单,分数便高了你一大截,成功上岸。

  大部分人脸色发白,双眸暗淡,更有甚者,面如死灰,一看就知道心态有些小崩。

  可他们内心真是这么想的吗?

  当然,普通百姓倒是不明白试题中那么多弯弯绕绕。

  而科举的定义,有以下三种。

  咱不懂那些花里胡哨的文辞,咱只知道把匈奴人给屠光了,就没有外夷了,那国家肯定就安宁了。

  于是大汉热搜榜的第三位,即是“此人乃何派弟子,一日竟连挑十八家酒肆茶馆”。

  只是那人再没有露面过。

  让天下百姓共同认可太学,认可从太学中出任地方的官员,需要花费长久时间,去建立起信任。

  这倒是在陈洛的算计之中。

  作为舆论风暴引发者的董某人,却是默默待在客栈内,低调无比。

  而且咱听说那些匈奴,是想要在肥沃的田地上种牧草,喂给牛羊马匹。

  试卷上贴心地举出了范例,即文帝朝名相贾谊年轻时写下的那篇《过秦论》,需要有思想性的见解以及鲜明的观点。

  单纯的胜利过于平淡。

  比方直接提问“面对匈奴问题,你更加支持朝廷保守应对,还是主动进攻”,在大汉当前休养生息的国策下,以及回答者本人为了避免麻烦,那么大部分人肯定会选择“保守应对”的方案。

  那么酒肆之中,常常可以见着两派文士互相争论,往往吵得面红耳赤,得亏长安乃是京畿之地,治安颇严,没人敢过于放肆,腰间长剑都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鞘中。

  要知道每位来参加考试的文士,肯定都想成功聘上这太学博士的位置,而这策论又占了分数的大头。

  前来长安参考的贤才总数,亦不过千余人而已。

  这样一来,顿时引起了围观群众的兴趣。

  故而此人能引发整个长安城的热议,事情显然没有在这就戛然而止。

  至于剩下的几天里,有无数人想要复刻此人的战果,却无一成功。

  有起伏的战斗更能拉扯情绪。

  像自己这样粗鄙之人,就是把那四五套卷子全部做了,估计得到的分数都没有他们一套试卷的得分高。

  别说文士了,绝大部分百姓都可以侃上两句。

  因此陈洛通过这场策论,让绝大部分百姓参与进这个话题。

  这听得公羊学派的儒生们是冷汗直冒。

  田间的老农、集市的商贩、客栈的小厮,这些人平日都没有自己的发声渠道,但却属于大汉百姓的主要构成,乃是沉默的大多数。

  毕竟长安城如此之大,谁人在一间茶馆中的辩赢了十几名对手,这样的事情是没有传播度的。

  许多想见证“大战”的百姓,倒心生失望。

  并不一定。

  这谁能忍?

  最后道路上是数百号人跟着,声势浩大,仿佛一场游行。

  他们听到太学为了这场考试,专门准备了数套试题,下意识便肃然起敬。

  公信力的建立,并非朝夕之事。

  结果没让他们失望。

  毕竟这场考试中的策论问题,乃是“外夷犯边,何谓安国之道”。

  这场考试,是公平的。

  可以通过考试的那些人,恐怕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贤人。

  首先如何明确调查对象就是个难题。

  成为固有思维之后,太学的地位就稳如泰山。

  那位中年文士,神态平和,离开时亦是谦和有礼。

  也就是说,此人独自辩倒了前来长安的一半文士。

  ————

  但有种平推,属于例外。

  故而此人在离开第二家酒肆的时候,就有不少吃瓜群众跟在他的身后离开。

  不少读书人准备充分,甚至还有人从周边县城专程赶来长安,找来了专人探寻此人通风报信,就等着他再次露面,自己好与之一辩,找回场子,或者借此扬名。

  故而何谓安国之道。

  要知道这十八家酒肆、茶馆内的读书人,数量加起来接近六百。

  不过若只是这样,倒掀不起多少波澜。

  要知道比起被动受访,人在主动输出在自身观点的时候,往往更会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
  只是民风淳朴的普通百姓,在酒肆中讨论的时候,认为公羊学派的思想太过保守。

  比方研读儒学的文士,卷子前面考校的乃是“春秋三传”的释义,而学习黄老的文士,该内容便被替换为了“庄子与惠子的辩论”。

  没想到真相却如此现实,居然是有甲乙丙丁数套卷子。

  虽然匈奴人没像历史上那样,直接打到关中附近,但长安仍时常可以听闻边境遭受抢掠的消息,百姓们心中都积累着一股怨气。

  比如“战胜强敌”“绝地反击”,远比平推要吸引人。

  它的内容乃是“伱的策论立意是什么,快来说说看吧”。

  各家学派对时政的看法,绝不会完全一致。

  平日里想要大范围了解百姓的思想主张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而且难以得到准确的答案。

  第三种说法,则是“进士科举”说,即设立进士科以后,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,方才称为科举。

  至于“大汉热搜榜”的第三位,虽说仍与太学考试息息相关,但并不属于陈洛的安排。

  第二种说法为“按科取士,考试进用”说,所谓科举制度,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的考试制度。

  毕竟大家都做足了充分的准备,怎么可能再让你辩得哑口无言。

  但那些败者就不同了。

  而这个时候冒出一位中年文士,单凭一己之力,说得茶馆中二十多名文士哑口无言。

  其中激进派乃是儒家的公羊学派,他们主张大复仇,外夷犯边,那就让那些蛮夷以血还血,将他们打痛打残,以后就不敢再来犯边了。

  而且随着时间往后推移,这些有真才实学的博士们,又会连带着让太学的声望更上一层,使其无愧于大汉最高学府的名头。

  这场考试,不过是陈洛下的第一步棋。

  为了招收博士,可真是用心啊。

  于是他们交口称赞起了太学。

  那就是不知道双方的具体强度,但某一方却持续性的大胜,这会让旁观者发自内心地会产生好奇,想知道他能一直赢到什么时候,或者会被谁中止掉这场连续性的胜利。

  那么按照这种说法,汉代的察举与后世的科举基本一致,皆是朝堂统一部署下,以按科取士、考试进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,那么同样可以将科举的起源时间追溯至汉代。

  事情缘起,还得从考试侯第二天的一家茶馆说起。

  毕竟想要保送某家学派弟子,在出题环节动手脚,无疑是最简单、最节省成本的方案。

  反倒又为那人的声名做了嫁衣。

  那么我们可以将“科举”追溯至汉武帝时期,太学博士的选拔考试中,就已经有“分科取士”的雏形了。

  这就有得吵了。

  待到第二日。

  此人接连又去往十六家不同的酒肆、茶馆,在里面辩经的结果,乃是无一败绩。

  它需要根据时政发表自己的主张。

  外加这些年里,匈奴骚扰边郡的消息,屡屡传来。

  对于那些文士来说,他们关注的是各家学派的试题难度是否存在差异。

  边上喝酒吃茶的百姓,原本只是看客,可听着那些文士争论的话题,同样起了兴趣。

  故而这个话题相当具有讨论性,在酒肆里迅速传播,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瞬间引发热议。

  每道基础释义题,恰好是自家学派的思想内容。

  当时茶馆内坐着的多是刚考完的读书人们,兴致盎然地在内讨论,话题自然偏到了各派的思想争锋上。

  但加上前置条件的胜利,则是不然。

  当年他们趁咱大汉初立,国力孱弱,大举入侵,烧杀抢掠,淮阴侯率军将他们驱逐,但这仇,咱们可没有忘。

  外夷犯边,现在敢犯边的外夷不就只有北边的匈奴人嘛。

  而“大汉热搜榜”的第二位,同样与陈洛的安排息息相关。

  不过这一定义仅是体现了“分科”与“考试”两种要素,但却没有体现考试作用的大小。

  一巴掌拍死蚊子般的胜利,只会让人犯困。

  待到公布结果时,连带着承认那些通过选拔,成为太学博士者的含金量。

  震动长安。

  通过舆论影响,提高百姓对它的认可度。

  至于塞外草原,能种麦子的地方就占着,种不了麦子的地方,便把那些匈奴人全杀完,隔个十几二十年,就去杀一波,确保不留有任何后患。

  怎么你们比我还激进啊!

  在这间茶馆的辩论结束后,那位中年文士起身又去了临近另一家酒肆,亦是横扫了其中所有读书人。

  而策论则不同。

  旁边的百姓虽然听不懂他们争辩的内容,但是他们看得懂双方的脸色啊。

  大汉实施黄老之策这么多年了,不应该是民风保守吗?

  前面的释经题,由于各个学派皆有不同,因此关注题目内容的文士很少,讨论范围都是在小圈子里,何况标准答案就在书中,很少存在争议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谁都不会愿意承认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。

  只是文士与普通百姓对于这件事的看法,倒有些不同。

  不过诸家学派交流过自己的试题后,发现难度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线,维持着相对平衡。

  而且调查时的提问,又需要精巧的设计,避免出现问话者引导了他们回答的情况。

  这一说法中的定义最为明确,因此广为流传,但实际上它选取的范围过于狭义,否认了在进士科设立之前,以考试选拔人才,授予官职的制度已经出现。

  因此,我认为以上三种表述都有不准确的地方,而我对它的定义,乃是“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,士人可以自由报考,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”。——《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》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rxs8.cc。夫人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rxs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