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赈灾结束,返乡祭祖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
夫人小说网 >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> 第377章 赈灾结束,返乡祭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7章 赈灾结束,返乡祭祖

  第377章赈灾结束,返乡祭祖

  自打陈旭和庐江太守经过一番“友好交流”,赈灾一事迅速步入了正轨。

  原本流离的灾民,被迅速地妥当安置起来。

  之前处于未能完善的统计,迅速开展起调查工作。

  不过效率感人。

  这次并非有谁在背后有意引导,纯粹是因为那些基层官吏能力有限。

  平日里他们核对征收的粮食,就算是重活累活了,现在统筹安排数千灾民的赈灾任务,等于说是把难度往上调了两档,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去完成知道吧。

  不过陈洛派出李序等人,四处去当“救火队员”,好歹是将赈灾工作给平稳接过,基本完成了。

  随着雨过天晴,洪水退去,官府最后再分发一次足量的救济粮,聚集在舒城外的灾民散去,返回各自的家乡。

  房屋被冲垮了,耕作的田地几乎被泡成泥潭,可他们祖祖辈辈的根就在那里,哪怕因为灾害不得不逃离,但终究舍弃不掉,是最后要回去的地方。

  这样的乡土情节,独属于农耕文明。

  哪怕后世时代发展,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地位不断抬升,但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带来的观念,仍然根植于绝大部分人的心中。

  故土难离、衣锦还乡、落叶归根这样的思想,或多或少,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,最终构成了华夏文明的底色。

  随着赈灾结束,陈洛跟着阳夏陈氏的车队离开舒城。

  洪灾泛滥区即是南郡、江夏郡、庐江郡三个地方。

  自己耗费将近四个月,除了江夏郡的赈灾没有亲力亲为,其他的两地基本都是耗费了无数心力,将短期内的影响基本消除。

  至于这场洪灾的长期影响,则是关乎当地生产经济恢复情况,他不可能留在南方盯上一年半载,说到底,后续还得靠各个地方的官员负责。

  “伯玉,你这次将赈灾的事情办得很好,很有大局观,从全局的角度解决问题,不留下祸患,这是让我非常惊喜的,阳夏陈氏新一代,大概就交由你来带领了。”离开舒城的车队中,陈谦选择与陈洛同乘。

  这些天里,他去实地观看了陈洛的赈灾效果,以及问询了陈洛的赈灾思路。

  其中最让陈谦叹服的,乃是“工赈”。

  要知道筹建营地、安排医者这类事务,他一样可以考虑得到,最后达成的效果不会比陈洛现在差多少。

  但是“工赈”则是属于开创性的思路,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完全不会想到这么一条救灾方案,用以替代直接发放粮食去救灾。

  而且仔细一想,在这类时间拉得较长的赈灾上,工赈确实就是最为合适的方案,可以将有限的粮食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作用,并且留下可以福泽后人的基建,只需要每年耗费少量人力进行维护修缮即可。

  “不足称道。先秦之时,齐景公反对赈灾,晏子提议调用灾民修筑露台,以发放口粮为报酬,最后救活了无数百姓。”陈洛摇了摇头,谦虚说,“故而我这只是吸取了前人的智慧罢了。”

  自己以工代赈的想法的确不是凭空产生的。

  不过晏子的巧妙选择,并非陈洛灵感的来源,后世以工代赈的大量推广实行,才是他思路的根本。

  陈谦笑了笑说:“知晓这件事情的人何止千百,但唯有伯玉你一人真真正正地成功化用,造福了百姓。

  那看来前人的智慧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吸取到的啊。”

  “若有机会,我会找时间把工赈的方式方案,按条理去编撰成小册子,送给家族。”陈洛揉了揉下巴。

  工赈如果可以推广,并且按照实际情况,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,那无疑是件大好事。

  要知道一味地分发粮食,救济灾民,那对中央财政无疑是道考验,若是太平盛世还好,扛得住这样的负担,但换成新建立的政权,或者说步入衰落的王朝,接连不断的大灾,完全就是致命考验。

  何况单纯地发放粮食救灾,导致的贪腐亦是数不胜数。

  从上往下,每个环节过一道手,能有三成粮食发到灾民手里,都能说那些赈灾的负责人属于清官廉吏了。

  电视剧中往米里掺沙子的解决办法,放在现实,不说收效甚微,那也是毫无用。

  那些贪腐救济粮的官员,难不成会排队领粮食,还是把它们拿到家里自己吃?

  早在无数个环节之前,这些粮食还在仓库里的时候,它们就可以被搬走了。

  至于里面沙子,并不需要这些大人物去挑拣出来,不会硌到他们的牙齿。

  但工赈的出现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这样的情况。

  毕竟不同于分发粮食赈灾,数量多少由官员们制定,工赈的情况下,灾民们真做了事情,得有相应的粮食发放下来,做事拿不到粮食,那成百上千的灾民,真会闹事,把他们的乌纱帽给掀飞。

  有了顾忌,那些官员自然不敢胆大妄为。

  “这是好事。”陈谦轻轻点头,在心底盘算一番后,再抬起头来,“伯玉伱将这则小册子写好之后,估计阿父和大父向朝廷建议,以后遇到灾情,可以多多采用这样的手段,解决救灾之事。”

  当然,还有一些话,尚且处于思考阶段,陈谦便没有明说出来。

  那就是工赈与墨家弟子的匹配程度,相当之高。

  这不是说墨家弟子需要救助,毕竟墨家有商队存在,哪怕一地遭灾,当地墨家弟子只要不是因为怜悯,将自己的口粮全部分发给了灾民,那他们绝不至于饿肚子。

  而他没有说出来的那些想法,是指墨家弟子平日里无数设想与构思中,有相当一部分是“大工程”,但苦于人力不够,只有极低的比例,可以落在实处。

  哪怕阳夏的百姓非常乐意去帮助墨家弟子,去实现那些构想,但他们终究还是得打理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,只能在农闲的时候出面帮忙。

  可如果有了工赈,墨家弟子就多出来了一条实现设想的道路。

  那些灾民对自己要做什么事情,并不会有特殊要求,还挑三拣四。

  只要最后有一口饭吃,可以在大灾中活下来,那他们就知足了。

  而且按照陈洛的设计,以工代赈的灾民得完成一定的额度,通过核验,方才可以拿到每天分发的口粮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们绝不会在做工的时候糊弄了事。

  这简直是每个墨家弟子梦寐以求的情况。

  原本他们脑海里不知道多少年才有机会实现的设计,可以在两三年内迅速落地。

  对于一名工匠来说,可以见到自己的设计可以变为现实,无疑是最令他们最为自豪的事情。

  “有了家族支持,想必朝堂上下会更重视工赈这一方式。”陈洛点了点头,紧接着说,“我和李序商议过,让墨家弟子参与进相关设计,能够提供很大帮助,到时候大概还需要家主或太康侯再与墨家那边进行协商沟通。”

  陈谦闻言,不由得一愣。

  莫非你连这个都考虑到了?

  就连长期与墨家进行交流,明白他们需求的自己,都才刚思考出了一个模糊的雏形啊。

  而你身边和墨家相关联的人物,只有李序一个人吧?

  顿时,陈谦沉默了。

  不论对方是怎么思考到这个问题的,这个切入角度都无比正确。

  他不由得把对陈洛的评价,再往上提了个档次。

  “没问题的,家族促成这件事情也有利于墨家的发展,阿父和叔父他们会同意你这个想法的。”陈谦自然不会反对这般正确的思路。

  顿了顿,陈洛轻揉眉心说:“说到底,灾害来临的时候,无论处理赈灾的方案多么完善,但最终的伤害都已经造成了。

  现在大汉是三年耕,方有一年之蓄。

  而往往不可能连续五六年皆是丰年,于是遇到荒年、灾害以及贪官污吏,百姓存储下来的积蓄就为之一空。

  这才是我为之感到悲哀的事情。”

  “说到这个,庐江太守那些人,家族出面会解决。”陈谦接话。

  庐江太守乃是两千石的官员,虽然不是“中两千石”,但在大汉也是身份最顶尖的一批人了,陈谦没有正式继承阳夏侯这一爵位,故而在庐江只能以势压人,先把事情进行推进下去,先把赈灾给完成了再说。

  待到自己回了阳夏,以陈氏的手段,有十数种方式可以让他下台。

  笑了笑,陈洛摆手,轻描淡写道:“之前在庐江地界人生地不熟的,需要家族帮忙解决赈灾问题,,但回到长安之后,我弹劾庐江太守就不是什么难事,倒不再需要家族出面了。”

  在政治上,用力过猛往往会容易弄巧成拙。

  对付庐江太守,最适合的解决方式乃是御史出面,上书弹劾,到时候陈洛自己就可以和赵绾商量。

  何况赈灾结束,自己回京述职的时候,定要亲自面见刘彻,到时候只用原原本本地将庐江太守的行为说出来,他最后能不能平稳落地,都不好说。

  “行,庐江的事情确实算不上什么大事。”陈谦揉了揉下巴,陷入思索。

  见到陈洛如今的品行和能力,自己回到阳夏之后,肯定要跟阿父好好说道一番。

  他知道阿父这些年来,就是想等陈氏后辈出现俊彦,带领家族再度辉煌。

  可自己没有那个能力,而且他的几个儿子里,同样没有能够达到阿父的标准。

  横空出世的陈洛,则让陈谦燃起了希望。

  单从赈灾过程中的表现来看,陈洛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,外加年轻,更是他的资本。

  想到这,陈谦稍稍扬起头来,望向陈洛的目光带着几分复杂。

  如果自己对阿父的劝说起到效果,家族愿意压下重注,把陈氏未来维持昌盛的可能放在陈洛身上。

  那么自己面前这个年轻人要扛起的担子可不轻啊。

  抿了抿嘴,陈谦缓声问道:“伯玉,你此后回长安,可有作何打算?”

  “或上书以求革新。”陈洛沉吟道。

  自己见到庐江郡众官吏的离谱表现之后,便开始思考一个问题。

  当今的政策是否出现了问题?

  但他仔细想来,大汉立国至今不过七十余载,前面的几位天子,无论高祖、孝惠帝、孝文帝还是孝景帝,都属于超过水准线的皇帝,制定的政策都是休养生息的善政。

  故而大汉的政策并不存在严重的毛病,至少没有致命的结症。

  只是话又说回来,善政亦需要好的执行者。

  比如陈洛便是想到历史上的熙宁变法。

  新政中的《青苗法》规定百姓可以向官府借种,本意是减轻农民负担,缓解耕种的压力。

  只是想要表现自己,谋求上升道路的官吏,则是用强迫的手段,让治下的百姓来借用官府的种子去耕种,惹得民怨滔天,最终变法失败,王安石下台。

  回归现实,大汉现在的政策没有问题,但基层的官吏出了问题,那同样需要重视。

  如果放任官吏腐败下去,根子坏了,终究会影响到整个天下。

  因此自己想试试革新,在烂疮尚未彻底流脓感染之前,将它给治好。

  “革新……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。”陈谦深吸了一口气,他原以为陈洛会说出争取进步,担任丞相这类回答,没想到自己还是想的层次太低了。

  想了想,他继续说:“如果你真打算革新秩序的话,我会尽可能为你争取到家族的全部支持。

  到时候遇到什么困难,写信来阳夏就好。”

  现在没有阿父的首肯,自己大不了包票。

  只能尽力承诺。

  点了点头,陈洛郑重应下道: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

  他明白接下来自己将拥有阳夏陈氏的全力支持,底气将更加充足。

  至于如何争取到阳夏陈氏的支持嘛。

  现在陈氏做主的不就是自己那两个儿子。

  从他俩开裆裤都不穿的时候,自己就认识了,什么秉性,那是了解得一清二楚。

  拿捏住他们的心理,争取到支持,不算什么难事。

  “嗯……那我来和你说说祭祖的流程和规矩。”陈谦换了话题。

  闻言,原本神游的陈洛不由得挺直了背。

  家中后辈怎么祭祀他的,自己还真没好好了解过。

  现在可得好好听听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rxs8.cc。夫人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rxs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